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相遇是友的博客

控制不住欲望的人,过不好一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花儿菜(原创图文)  

2015-05-02 11:39:49|  分类: 美食美味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幽谷石泉《花儿菜(原创图文)》

        昨天随学生参加烈士墓祭扫活动,归途中发现了一株熟悉的山花。

        这种花,老辈的人好像是把它叫做“花儿菜”或“花儿草”……

        对于此花的认知是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。那时刚刚实行联产承包,生活在农村的我,家庭不是很富裕。好在我出生在一个勤劳的家庭,父母都是很好的庄稼把式。父亲那时劳动热情很高,母亲对一年四季的活计计划的也很周密,所以生活渐渐地有了较大改善。

        父母除了基本的农活,还很注重发展副业。那时,房前屋后通常都放养着几十只鸡,以前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客人才舍得吃的鸡蛋,渐渐的也成了饭桌上的家常菜。年少的我和弟弟,通常是在下午去上学前把养的几只羊牵到附近的小山上,找一块草儿茂盛的地方拴好,放学时再去把羊牵回;抑或是在放晚学后将几只白鹅赶到田间地头,让它们吃些小草……
        此外,家里还会养两三头猪(这在那个年代已经算养的多了……)。由于那时的粮食产量不是很高,只能用稻糠和野菜喂养。养两三头猪需要的糠料不足时,父亲或母亲就会去“打猪草”,也就是去采割些猪能吃的植物,如水里的浮萍或“革命草”,田间地头的“野蒿”、“猪儿齿”、“黄花头”,山上的“黄荆条”、“狗骨头”、“花儿菜”等。如果是星期天或假期,我便会跟着去“打猪草”,在打猪草的过程中学会了辨认许多植物(不过好多名称只是根据发音作的标注)。

         在“打猪草”的过程中,除了认识了什么是“花儿菜”,在思想上还对以前的生活有了感性认识。听年长的人说: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,许多地方遭遇了百年难遇的干旱,我的家乡也未能幸免,庄稼失收,人们的生活很是困难,许多野菜都成了人们糊口的抢手物。在度春荒的时候,许多村民都到山上去采摘“花儿菜”,然后拿回家煮食度日,采摘的多的就将其晒干备用。在那个突遇灾荒的年月,各种野菜都显得弥足珍贵,在人们都缺少食物的时候,家里还能有“花儿菜”可供充饥,其令人羡慕的程度远大于现在人们对于锦衣玉食的艳羡……

初次听说“花儿菜”能被用来度饥荒,窃以为应该是不难入口的,可在将其采回放在锅里蒸煮的时候,沸腾的热气里,很容易嗅出让人觉得苦涩难咽的感觉……

 随着生活的改善,人们对过去的经历淡忘了许多。没有经历过缺吃少穿日子的年少一代,在他们的父辈或祖辈忆苦思甜的时候,偶尔还会蹦出句:你们没饭吃怎么不吃肉呢?直面这样的疑问,饱经沧桑的成年长者却只能尽力掩藏酸涩的苦笑……

 现有的生活让一些人淡忘了、忽视了、抑或漠视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,由此更容易让人缺乏理性的思考……

“花儿菜”在现在的农村也快被人们淡忘了,如果你折下一枝问问现在的小学童,怕是没有娃娃会认知了。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,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 ,人们不再缺吃少穿(即使偶遇灾荒),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。渐渐丰盈的日子里,勤劳的村民多还会养上一两头肥猪,只不过养猪的饲料不单是稻糠和野菜,通常也会掺杂些碎米,更多的是用山芋或山芋干(山芋丰收后刨成细丝晒干供来年使用)、玉米粉、菜园里的杂菜等喂养。渐渐丰盈的日子里,没有人“打猪草”,自然也就很少人关注“花儿菜”,昔日助人度荒的“花儿菜”淡化成了一道风景,一道不引人驻足品谈的风景……

“花儿菜”应是苦涩的,当人们不再注意的时候,“花儿菜”应该生长的很好;在吐绿的时节或绽放的花季,它们想也不愿意再遭遇被人采摘的日子!

花儿菜(原创图文) - 幽谷石泉 - 石泉工作室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4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